每户给银若干,再按人丁数给良田,种子,农具。这么一来,在大明无恒产者,举家搬迁的可能性大增。
写完这些,宋诚又将朱祁镇的来信看了一遍,信中没有提到张益,但是宋诚掌管锦衣卫,通过特殊渠道了解京中动态,自然清楚此时的张益如被放在火上烤,文官们怪他心狠手辣,没有说服皇帝以安抚倭人为主,皇帝怪他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没能说服文官。
总之,自从张益上了治倭的奏折之后,日子就非常难过。
他没有给宋诚写信,宋诚自是不会多事,给他出主意摆脱困境。他治倭的奏折也是以安抚倭人为主。其实不仅是他,满朝文武,都不知道宋诚和朱祁镇君臣为何突然对倭国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短短半年里拿下倭国,更不明白为何拿下倭国后,会强行押倭人去岛根,岛根有什么?不知道。只知道男的押去挖地,女的运来大明。
朝臣们不明所以,因而对宋诚大加弹劾,对朱祁镇大加指责,也就不足为怪了。难怪朱祁镇郁闷,他被指责为穷兵黩武,甚至有朝臣要他学汉武帝下罪已诏,差点没把他气吐血。要不是快被朝臣们气疯,他也不会写信对宋诚发牢骚。
把信封好,交由信使带回去,宋诚走出大帐,萧维祯刚从城外回来。来到京都后,他天天往外跑,足迹遍及京都以及郊外。
“良田不少。”他和宋诚见礼后坐下,道:“田里还有些农作物,可惜多日没有人浇水,全都枯死了。可惜啊。”
话里不无埋怨宋诚的意思,你就算要掳人去岛根,也等田里的农作物熟了,收割了再说啊,不管田里的庄稼,粗暴简单地就把人掳走,真真是纨绔子弟的行径。你就不想想那一片良田上的稻谷能养活多少人吗?
宋诚一怔,足利义政投降,井源忙着接收俘虏,派军士搜查城中躲藏的倭人,谁都没去想城外还有大片的庄稼,倭人或是反抗,或是为了活命接受去岛根的命运。已方忙着杀人,倭人忙着活命,谁都没想到庄稼,确实可惜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