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如今日子富贵已非常满足,当真不想做劳什子世子,劳心劳力不说,他们哪晓得这么大的信王府该咋管,跟别家走礼啥样
才合适?
富贵自是好,可也要有命享,比起那天边悬崖上的富贵,他们情愿过得平淡些。
她先来与周王妃表白一番自家夫妻两个的想头,周王妃再听见朝上消息,才不会疑心他们弄鬼。
一时嬷嬷回来报给王妃:“那嚼舌根的御史已叫一顿廷杖打得动弹不得,咱们家王爷与二殿下都在宫里。”
王妃看百合一眼:“烜哥儿进宫前,可曾与你说什么?”
百合道:“他叫我来寻母妃,凡事听母妃的。”
周王妃为“夭折”的次子伤心难过二十多年,几乎夜夜不得安眠,好容易宋好年寻回来,还带着个白胖的孙子,王妃心中自是满意,只觉上天待她不薄。
谁知安生日子还没过多久,那嚼舌根的御史偏不放过她儿子。周王妃可不是信王、太子那般好说话的人,她老人家不管朝堂上的事情,只问自家儿孙喜乐。
原先御史台对长平公主执掌禁军、半女学便颇有微词,周王妃每每说起便替闺女鸣不平,这回再加上换世子的风声,她终于忍不住,叫人拿着自己名帖,上门去问那小御史:“你可有爹娘兄弟没有?” 周王妃自幼受女官教导,问起话来句句如刀:“多少朝廷大事你不曾着眼,只管把眼光放在宗室家事上头,你可曾想过朝廷养你不是为叫你捣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身为人子,挑拨别家父子天性
,待自家父母可曾孝顺?别人家的兄弟情谊在你心中不值一钱,你又岂会体贴自家兄弟。”
“不忠不孝不悌,你有什么资格自称读书人,还有什么面目苟活于世?” 女官奉周王妃之命,将那御史骂得狗血淋头,可怜小御史才挨过一顿廷杖,家人急忙请大夫来医治,大夫施针救醒他还不到一个时辰,女官便当着他一家老小的面指着鼻子臭骂一通,这小御史当场羞
愤欲死,翻着白眼晕过去。
女官一甩袖子又去御史大夫府上,问这家太太:“譬如你有两个儿子,别人要叫他们自相残杀起来,你该当如何?”
御史大夫手底下管着御史台,若不是他松懈,那小御史岂能把奏章递到皇爷跟前?
女官回府上禀周王妃:“已照娘娘的意思教训过他们。”
周王妃这才略出一口恶气,听见人报:“王爷、公主、二殿下回来了。”
信王世子从得着信儿那一刻开始,便不曾有大动作:如今他是守成一方,多说多错,什么都不说才是最好的姿态。
尽管他与世子妃已暗暗派出好几拨人手联络岳家及心腹,明面上仍要做出风轻云淡模样,免得姿态太过难看。
直到信王回府,世子才连忙迎上去,劈头便道:“父王,儿子愿将世子位让给二哥。”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为人父母,心都是偏的,都偏疼那个弱些的孩子。
朱慈炯打生下来没多久便是信王世子,与他相比,长于民间的宋好年便是弱,由不得信王夫妇不偏疼他。
世子想得分明,他须得示弱,以退为进才能保住自己权位。
信王微微一愣,对世子道:“先不忙,进屋里说话。”
上房里,信王妃与百合迎出来,宋好年对百合微微点头,有些愧疚模样:他说过要带媳妇过上好日子,如今一桩富贵就在眼前,偏他又丢开手,可怜媳妇儿子往后又要与他一道吃苦。
百合眼中微露笑意,她看得分明,宋好年与信王之间并无嫌隙,可见信王从未疑心宋好年藏奸要夺权。
只消父子兄弟不生嫌隙,他心里舒坦,便是再回乡去种地,又有啥不行?
信王世子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