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章 党争(第2/3页)  明末血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降为次辅。虽然二人关系还算不错,但是在熊廷弼与王化贞的权力之争上,叶向高明显偏袒熊廷弼。

    太仆少卿何乔远首先发言:“金贼士气正盛,臣以为此时不宜与之交兵,专心守卫广宁方为上策。”

    何乔远说罢,御史夏之令跟着出班说道:“蒙古虽有重兵,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仅是靠王化贞所说的给他们钱财,未必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臣以为,给蒙古人再多的钱也没有用。”

    给事中赵时用出班上奏:“李永芳卖主求荣,贪生怕死,此人绝不可信!”

    叶向高的老脸有些挂不住了。他痰嗽一声,看了一眼身后的给事中李精白。

    李精白会意,立刻出班奏道:“王化贞虽与熊廷弼不和,但确有才干。臣请陛下同样授予王化贞尚方天子剑,好在广宁便宜从事。”

    朱由校的脸色有些难看,自打辽东战事一起,凡是辽东经略,皇帝都会赠予一把尚方宝剑,以示权力。但没有听说经略和巡抚一并授予的。

    朱由校有些不悦道:“一派胡言!二人同授尚方天子剑,朕的颜面何存?”

    李精白吓出了一身冷汗,诺诺退回班列。

    叶向高又看了一眼孙杰。

    孙杰立刻出班说道:“高出c胡嘉栋在辽阳失陷的时候临阵脱逃,获罪在先。佟卜年与金贼佟养性乃是同宗,获罪在后。刘一燝刘大人支持熊廷弼重新任用高出c胡嘉栋c佟卜年等一干罪臣,臣以为不可。臣请罢黜熊廷弼,由王化贞出任辽东经略一职。”

    天启皇帝心中疑虑,他知道王化贞是医科出身,对于兵事确如熊廷弼所言,并不顺遂。但纵观满朝文武,大部分都支持王化贞,这让朱由校很是为难。

    朱由校沉思良久,吩咐择日再议。

    十二月,消息传到广宁卫,王化贞心中气闷。熊廷弼更是火冒三丈。

    他再次修下本章,连夜送往京城。

    奏章上写道:“臣如今已是四面楚歌,大敌环伺。朝中大臣如果认为我还能为国守边,就留下我。如果因为门户之见不能容我,那就罢免我好了。何必内借阁部,外借抚道而相逼?经c抚不和,凭借言官为自己辩护;言官相互攻击,依靠六部的主事官员在后支持;六部相争,仰赖内阁大臣背后撑腰。臣今已无望,就按王巡抚所说的去办吧。但求陛下即刻罢免臣的官职,以鼓舞军队的士气!”

    奏章到了京师,朝野震动。

    刑部员外郎徐大化立刻上表,弹劾熊廷弼大言罩世,嫉能妒功,不罢免他必定会坏了辽东大事。

    天启皇帝心中郁闷,立刻招来刚刚升任兵部尚书的张鹤鸣,气哼哼地说道:“张鹤鸣,朕命你派兵部侍郎与兵科给事中各一名,前往辽东,传朕口旨:让熊廷弼与王化贞不要再闹了。谁要是抗旨不遵,再生事端,即刻捉拿进京治罪。”

    张鹤鸣并未答言,而是立在阶下沉吟不语。

    朱由校十分不悦:“张鹤鸣,难道朕的话,你没有听见吗?”

    张鹤鸣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以为,知经c抚不和,必误疆事。就是兵部派人前往辽东,也难以解决争端。如今看来,熊廷弼与王化贞只能留一人总督辽东事宜。臣恳请召集百官廷议,最后决定二人去留问题。”

    朱由校点了点头:“此事就由你来办好了。”说罢,一甩袖子,走入内殿。

    张鹤鸣领旨之后,立刻召集文武商议是否罢免熊廷弼一事。

    由于叶向高与刘一燝的身份较高,且二人的态度十分明朗,故此二人并未参加廷议。

    廷议时,刑科给事中惠世扬c吏科给事中周朝瑞共同表示希望张鹤鸣替代熊廷弼经略辽东。但吏部尚书张问达及其他官员皆不赞同罢免熊廷弼,而主张继续和稀泥,让经c抚各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