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正雄就去了村委会。
“各家各户注意了啊,通知一个好事,咱们平时从潘家山上挖的山野菜可以卖钱了。有时间上山去挖野菜的都可以去,从明天晚上开始,将会有人到村里来收,所有山野菜两块钱一斤,当场上秤,现金结算,绝不拖欠一分钱,也就是说挖的越多挣的越多”
听到这个消息,村里人又惊又喜,半信半疑。
这可是个无本的买卖,真要像潘正雄说的那样,那可是比种地都挣钱。问题是潘正雄说的是真的吗?以他一贯的行事风格,只会让人白给他干活,现金结算,绝不拖欠,这不会是骗人的吧?
虽然拿不准潘正雄说的是真是假,但挖野菜能挣钱这件事潘家寨的人算是全都知道了。
有的人觉得肯定是假的,不愿意白劳动给潘正雄挣钱。有的人持观望的态度。有的人则决定试试看,认为真要是假的也没什么,大不了自己吃,自己吃不了喂猪喂牛就是了。
所以第二天就有一部分人上山挖野菜,但挖的不是特别多。
到了傍晚,真的来了一亮货车收菜,就像潘正雄说的那样,现场上秤量,量完当场就给了钱。
一看是真的,转天上山挖野菜的人就多了起来,之后是越来越多,直到几乎全村能动的人,全都跑到山上去挖野菜了。要知道五月份是农忙季节,这个时候把主要精力全都放在了挖野菜上面,这还是潘家寨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关婷娜的堂弟关鹏负责到潘家寨收菜,收完菜拉到县里,再跟着熊起和田大江去卖。
起初只是在县城卖,但随着收上来的山野菜越来越多,县城就消化不了了,就跑到周边的县和市里去卖。当市场变大了以后,就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潘家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潘家寨的老百姓腰包鼓起来了,熊起他们自然也没少赚,刨除所有开销,每天的纯收入都在一万块钱上下。
所以白天跟着卖菜,晚上还要给孙博和傅欣欣补课的熊起虽然很辛苦,可是却很高兴。
“听说潘家寨最近的野菜卖的很火啊,你知道这件事吗?”吃晚饭的时候,孙上品看着熊起问道。
“当然知道了。这件事就是我牵头干的。”熊起正想着找机会把自己干的这件事好事让孙上品知道呢,见孙上品主动问了起来,他就如实说了。
“真的?”孙上品惊诧道。
熊点头:“嗯。不瞒您说,自从到了潘家寨以后,我就一直在想自己能为潘家寨做点什么,潘家寨太穷了,老百姓太需要增加收入了。想了这大半年,总算是想出了这么一个生意经,算是能为潘家寨的人谋点福利。”
孙上品对熊起有些刮目相看,但同时又有一事不解:“潘正雄没参与这件事?”
熊起笑了:“看来孙大哥对潘家寨的事情还是挺了解的。为了不让潘正雄参与,我把潘正雄的儿媳妇关婷娜给拉了进来。如果没有潘正雄一家人的参加,潘家寨的老百姓恐怕一分钱都挣不着。我的想法是,宁可让关婷娜拿一部分,也总比让潘正雄全部都拿走强。”
“你还挺有想法的嘛。”
“潘正雄就是潘家寨的土皇帝,潘家寨的人都供着他,我一个外地来的大学生村官能把他怎么样啊?只能是耍点小聪明,玩点小把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熊起无奈道。
“潘正雄这个人不简单啊。”孙上品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觉得这主要还是取决于上边的力度吧?其实说破了天,他也不过就是一个村主任而已,上边要是真不想让他干,他肯定干不成。”
“问题是上边有人支持他干呀。”
“不是最大的领导吧?”
熊起觉得潘正雄的事情乡党委书记穆源潮不可能不知道,任由一个村霸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