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屯田是强制百姓耕种官地,一旦有了收成留下自食的粮食,剩下的统一要交给朝廷,长久下去朕担心会打消百姓种地的积极性,往后会出现消极怠工,还有有些人明明不适合种地,偏偏被国家法令钉死再田里,他们能种好粮食吗?”
高伟这段话是用现代人的思维考虑,当然也有局限性,因为北齐的百姓连衣食都保证不了,国家主动给口吃的就谢天谢地了,哪里有还管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高伟说出这番话得意思是因为他懂上下五千年得历史。
屯田这玩意,开始的时候效果显著,可以替国家解决粮食危机,但是时间长了慢慢就变了味,一方面有封建统治者日趋腐朽,剥削日益加重,屯田劳动者大批死亡或逃散,幸存者怠工,屯田也就逐渐变质瓦解。
曹魏后期,屯田剥削量日益加重,分配比例竟达官8民2的程度,引起了屯田民的逃亡和反抗。屯田土地又不断被门阀豪族所侵占,于是屯田制逐渐破坏了。咸熙元年(264)政府宣布废除民屯。兵屯虽然继续存在,但作用已经不大了。
高伟的话是站在百姓的位置说的,对这些以往高高在上的官员很有冲击力,比如斛律羡他在幽州屯过田,时不时有人逃跑,斛律羡一直按照逃兵论处,总觉得是屯田者自己的问题,不想辛苦工作,逃避工作。
高伟明白制度压制了人性,人性必然会反抗制度,说到底人不是木头人,制度必须配合人性,作为人来说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上位者在制度和人性间寻求平衡,才能作到趋利避害。
首先反应过来的是冯子琮,向高伟拱手道:“陛下考虑的深远,臣不及也”其他斛律羡等人纷纷符合道。
高伟知道指一个大方向还行,政策上的细枝末节补充,还得底下的臣子去办,今天算是在他们心中埋下人性的种子,希望将来能一点点地生根发芽,造福大齐百姓。
苍龙山地处青州地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周围由三座小山组成,苍龙山是通往青州治所邹城得必经之地
陈暄等几十号头领的十五万大军,驻扎在苍龙山附近,陈暄把自己的主帐安排在老鹰嘴顶上,从老鹰嘴山峰上看,底下一览无余,视界极为开阔。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