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KV-1重型坦克(第1/3页)  十字军真的不行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战斗全重 43500kg

    车长 680车宽 333

    车高 271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5/12k/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25/151k

    乘员 5人

    车长:黄玉羽

    炮手:岳武沐

    火力装备 762一del1940l/415;3x762dt

    弹药 762:111发;762:3024发

    装甲 35一110(1941年型kv一1坦克炮塔前装甲厚度为90毫米。1942年型炮塔前装甲增加为120毫米。)

    爬坡度 36度

    通过垂直墙高 091

    越壕宽 28

    涉水深 145kv坦克(kВtahk)全称科京一伏罗希洛夫坦克苏德战争初期,kv重型坦克在战场上的出现,使德国坦克相形见绌。德军装甲兵只要遭遇kv坦克便会被阻挡,接着就是一场恶战。[可惜,三德子有个不务正业的高射炮]kv坦克在阻止德军快速进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kv重型坦克的研制继承了t一35ckct一100等重型坦克的有益成果,也为后来is系列重型坦克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1938年前后,苏联的两种试验车型k和t100重型坦克开始试生产而且装备红军部队。这两种都是多炮塔重型坦克。其中著名苏联坦克设计师科京主持设计的k“基洛夫”重型坦克主炮塔上装一门762毫米主炮,前下的副炮塔内装装一门45毫米炮,乘员7人,战斗全重55吨。t一100重型坦克也采用类似的主副炮塔的武器布局,乘员6人,战斗全重58吨,正面装甲厚度60毫米。

    20世纪30年代末期,战争的风云笼罩欧洲。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对反坦克兵器的研究。1938年的德国研制出了pak38式50毫米长身管反坦克炮。该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防炮之一。在500米距离上能够击穿当时世界上所有现役坦克的装甲。同时纳粹德国还在继续研制更大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

    而当时苏联的k和t-100重型坦克的装甲厚度只有20~60毫米,难以满足战场上的防护需要。同时科京也意识到55吨已经是多炮塔坦克的设计上限了,无法再通过加厚装甲来提高防护了。这样只有单炮塔的布局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获得更好的装甲和机动性。

    1938年10月根据科京的建议,开始以k重型坦克为基础的新型单炮塔重型坦克的研制。1938年11月,军方批准试制这种新型单炮塔重型坦克。1938年2月27日,苏联国防部第45号令正式决定启动该工程,并以克里木伏罗希洛夫元帅(kv)的名字命名这种新式坦克。1939年9月1日,kv坦克的样车制造完成,单炮塔上装一门762毫米火炮和一门45毫米火炮以及一定762毫米dp机枪。这种新式坦克继承了k坦克单的车体外形,内部结构,悬挂系统,传动机构等。

    1939年12月19日,kv样车被批准为苏军的制式装备,定型时命名为 kv一1重型坦克。1940年2月,kv一1重型坦克开始批量生产,后来按年度区分为1939c1940c1941c1942年各型。到1942年前,共生产kv一1各型4247辆。

    kv一1/1940年型重型坦克车体和炮塔为轧制装甲板焊接结构,车体的装甲厚30~75毫米,炮塔装甲厚35~90毫米。驾驶员位于驾驶室中央,顶部有出入舱门,前面有1个能开启的观察窗,上有1潜望镜。前机枪手在驾驶员的左方。炮塔内装1门l一11型762毫米坦克炮和1挺并列机枪,另有1挺机枪装在炮塔后部。炮长位于火炮左侧,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