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若是求仙问道,万物皆可修炼,万物也皆可为师。当然开宗立派者,也不在少数。
却说在东洲开元寺,有一棵菩提树,自贞观至今,受万民焚香祈愿,听佛经,灵智渐开,只是有奇智,却不得其言,知其意,却不得其语,自它有意识起,它知道一直有个小和尚从小便在此,念经诵佛,打理庭院,除草看护,至今已有十二年。
这一日小和尚打扫庭院,看这棵菩提古树,又自言自语道:大树啊大树,师兄被师傅叫走了,每次师兄被叫走总被师傅训斥,师兄那么好,唉”说完小和尚继续打扫着庭院。
这个小和尚,法名无尘,其师普元赐名,寓意天下芸芸众生,皆是微末凡尘,也可证果大道,小和尚的师兄,十五岁才进空门,并非自愿,十五岁之前他如尘世之人一样,平凡劳作,喜鸳鸯,好诗文,并无意修炼。直至有一天,一群佛门老者找到他,说他为活佛转世,上奏天子,祷告于天,下诏于他,奈何本是一俗世浪儿,遁入佛门,日日面对青灯黄卷,说来也奇,此子并非自幼修习佛法,对其佛理见解不亚当世名僧,修炼一途也顺风顺水,实称年轻一代的翘楚,只是他本无意修炼,却向往尘世生活而已。
这天晚上,小和尚奉师傅之命去给师兄送饭,走至东院厢房,看到师兄没在佛前敲鱼念经,而是拿着笔在纸上写着什么。无尘走过去,好奇问道:师兄,吃饭了,师兄你在写什么呢?。
由此迎面而来的便小和尚的师兄,却观此人,面若冠玉,身上的素衣佛服,丝毫掩盖不了眉宇间透漏出的丝丝英气,师兄听道,缓缓放下手中佛笔,抬头面向如来,眼神中充斥着无奈道:“阿弥陀佛,没什么。”说完平复心情,转过身。
无尘将青粥小菜放到一旁,面对师兄拿起纸卷,盘腿而坐,振振有词念道: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不负,师兄,这个字怎么念啊?”'
“不负如来不负卿。”
无尘好奇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啊,师兄。”
“你还小,还不懂,希望你以后也不要懂。你先去吧,晚会儿再来拿碗筷。”师兄微笑道。
无尘轻轻放下纸卷,缓缓退出道:“不说就不说,还故作神秘。”
无尘走出东院,走至正院,坐到菩提树下,自言自语道:大树啊大树,师兄现在说话越来越听不懂了,刚才看师兄脸上充满了心事,想来是有什么心事”就这样,无尘自言自语叨叨了好长时间,这菩提古树毕竟是灵智初开,却也听不懂,他说了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
“师兄该吃过了,不跟你说了,我要去收拾碗筷了。无尘慢慢说道。
无尘缓步而行,步至东院,推开房门,看着师兄清瘦背影道:师兄,我来收拾碗筷了。”
“先不忙事,来,过来陪师兄说会儿话。”放下手中书卷。转身对其微笑道。
“嗯嗯,”无尘放下手中碗筷,兴致勃勃的跑到无仓面前盘膝坐下,呆头呆脑的看着师兄。
“师兄啊,我真的很羡慕你,能时不时的出去,走中原,赴西域,下南疆,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遇见好多好多的人,能玩到好多好玩的东西。而我只能在这寺庙里,学文识字,接宾待客,打扫庭院,对了,还有那棵菩提树,你不在的日子里,我每天除了跟众师兄弟做早课,我就一直跟那棵大树说话。师兄你说说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无尘好奇问道。
“你所说的世界,有最美的景,也有最难忘的人。”说完将头面向窗外,若有所思的说道。
“师兄,师兄,你怎么走神啦。”无尘声音放大了好多说道。
“外面,有大漠孤烟的奇特,有落日长河的壮观,有林海雪域的广阔,有烟雨江南的柔美,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