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六章 未雨绸缪(第1/2页)  明末达人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喃喃自语间,周道登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的明悟之色,没有再对是否夺取台湾岛表明态度,也没有任何的点评,实在是这已经没有了那个意义,而是神情肃穆地问道“那~皇上,还需要老臣做些什么呢?”

    很显然,在这一刻,不管是周道登,还是霍维华,对于攻取台湾岛之事,都已认同,觉得这件事,乃是顺理成章c板上钉钉的事情,再无争议,随之将目光都投向了崇祯的身上,闪烁着疑惑的光芒,但更多的还是期待之意。

    多少年了,谁也记不清楚了,从太祖朱元璋开始,尤其是自永乐大帝之后,大明几乎再也没有过开疆拓土的事情,不仅如此,反而还不断丢失一些领土,越到后面,疆域缩水的越厉害,只是许多人都选择的无视,故意忽略这件事情的存在。

    西藏的俄力思军民元帅府,青海和新疆的关西七卫,统治蒙古东部的斡难河卫,东北的奴儿干都司,等等。

    大明设置在那些少数民族的管理机构,或是名存实亡,或是不复存在,唯有关西七卫的寥寥几个,还在朝廷的控制之中,其他的全都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思及于此,周道登那苍老的面孔之上,掩饰不住的有一些失落,有一些沧桑,颇有物是人非的感觉。

    这个时候,似乎察觉到了两人情绪的变化,脸上的那一股落寞之意,崇祯还以为,两人有一些气馁,因为之前的种种消极表现而自责,尤其是听到那个问话,更是觉得语气有一些有气无力。

    一念及此,当即,崇祯那故作豪迈而却有一些青色的声音回荡在大殿里,鼓励着二人,

    “当然需要,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你们去做,去完成相应的事情。”

    说到这里,崇祯的话语一顿,神色略微收敛了一下,从而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的沉稳,略微轻咳了一下,这才缓缓继续说道“若是没有意外的话,若是朕所料没错的话,朕的密旨到达福建之时,快则半月,慢则月余,熊文灿他们就能拿下台湾岛,并能够完全控制。”

    “因此,到时候,你们这些在京的官员就有的忙了,毕竟,拿下台湾岛之后,不仅要有大军驻守,不仅要迁移更多的百姓到岛上生活定居,还要架构和完善各个衙门,设立郡县,从而能够更有效的统治和治理。”

    “自然而然地,这就需要你们选取相应的官员,前往岛上任职,治理一地,从而巩固大明在那里的统治,才不用担心其他势力觊觎台湾岛,打他的主意。”

    渐渐地,随着崇祯的缓缓讲述,语速虽慢,却犹如连珠炮一般,不断地发射,显得颇有气势。

    周道登和霍维华也是为之恍然,这才反应过来,崇祯一开始的那句话,并不是在敷衍,而是认真地,确实还有需要自己等人的地方。

    有了这个念头之后,两人情不自禁地再次对视了一眼,心里也在回荡着同样的一个声音,算是某种默契的共识。

    皇上这是未雨绸缪,将事情谋划到了前面,提前就想好了,虽未行动,却已是志在必得,有着十足的把握,能够拿下台湾岛。

    不同于奴儿干都司c斡难河卫c关西七卫c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更是不同于西南的土司管理制度,台湾岛不过是大一些的岛屿,上面的土著人口并不多,并不需要这些倾向于军事性质的机构。

    也就是说,朝廷可以没有任何的顾忌,在岛上推行郡县制。

    至于选派官员,到岛上就职,治理地方,教化当地的民众,那就更容易了。

    自古以来,不管是哪个王朝,亦或是哪个朝代,最不缺的就是治理地方的官员,尤其是已经有了二百多年的大明,更有着丰富的人才储备库,往往是后备的官员多于实缺,就那么干闲着,挂着虚职,无所事事。

    同时,这也就是为什么,像那些中举的读书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