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虎带着四将出了宫门,迎面便看到王叔比干、萁子匆匆向宫门而来,紧跟在他后面的还有两个人。一个身穿白衫,短须中年文士,正是帝辛的长兄微子启,另一个身形微胖,身穿绯色衣服,交领右衽,乃是帝辛的二哥微子衍。
王叔比干看到黄飞虎出宫,顾不得说其他的话,开口便问道:“武成王,大王现在如何?”@ttzw@
黄飞虎听了,于是便按帝辛方才吩咐他的话语原封不动的说出。
比干和萁子闻言不由叹息不已,微子启和微子衍两人却是暗露喜色。黄飞虎将这一幕尽皆看在眼里,心里不由暗叹。
比干身为王叔,乃是帝乙的亲弟弟,又是托孤大臣,为人忠直,听闻帝辛如此荒淫酒色,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是变本加厉,当下心里一急,便要进宫面谏。
黄飞虎见状上前劝阻,道:“王叔稍安,末将出宫时,大王已然喝醉,被宫女扶入寝宫歇息,王叔若要劝谏,不若明日再来不迟?”
比干听了不由长叹一声,摇头望着宫门黯然道:“王兄啊王兄,比干有愧,愧对王兄啊。”言语之中似有诸多懊悔之意。
原来按殷商的王族继承,长子继位,次子分封。比干乃是帝丁的次子,帝乙的亲弟弟,素有贤名。
帝乙临终时,与比干、箕子两人商量王位继承事宜,箕子建议立贤能善良的大子微子启,比干则是主张让三子寿王子辛继承王位。
帝乙共生有三子,长子微子启,次子微子衍,寿王子辛最小。他们三人乃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只是微子启和微子衍出生的时候母亲还不是帝乙的王妃。依照商朝的礼法,微子启和微子衍都属于妾室所生,只能算是庶出。
而子辛是其母被帝乙扶正为王妃之后出生,自然就是嫡出,乃是名正言顺的王位继承人。
比干坚持的理由便是微子启虽是长子,但乃是庶出,子辛虽然是第三子,然而却是嫡出。占据大义名分,继承王位自是毋庸置疑。
双方争执起来,最终帝乙采纳了比干的意见,让寿王子辛继承了王位。
事实上,比干力争寿王子辛理应继承王位,并非完全是为了维护殷商的正统继承法,更重要的是他偏爱这个侄子。
要知殷商以武立国,寿王子辛自小便聪慧过人,而且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可以横推八马倒,力拽九牛回。曾经徒手在武斗场和猛兽格斗,并且生裂之,勇力威震四方。
曾多次奉王命率兵攻伐东南夷,兵锋所至,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周边蛮夷方国只要听到寿王子辛的名号,无不胆战心惊,俯首帖耳。
而帝乙的长子微子启虽然有贤名在外,但不好武功,只是一味喜欢文事,性格较为懦弱。
相形之下,自然是逊色于文武双全的弟弟寿王子辛了。为了殷商帝国的长远打算,比干自然看好这个小侄子,是以力挺他为王位继承人。
帝乙见自己的亲弟弟力挺爱子寿王子辛,心里甚是欣慰,并且临终托孤,封为殷商少师,辅佐帝辛料理朝政。
比干受托孤重任,不敢丝毫懈怠,也是忠心辅佐,和太师闻仲两人主政内外,勤于国事。
帝辛在即位后也是不负王叔比干期望,励精图治,重视农桑商业,国力也是更加强盛起来,四海宾服。
殷商世仇东南夷见状不安,乘帝辛继承王位不久,根基不牢,于是联同九夷反叛朝廷,掀起战火。
帝辛冷然率军御驾征讨,十万铁骑远程奔袭,象军纵横践踏,一战横扫东南九夷联军,亲斩东南夷首领“人方伯”之首,九夷无不望风而降。
此战不但打退东南夷向中原扩张的野心,更是开疆拓土,将殷商势力扩展到山东、江淮、闽越一带,威势一时无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