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李少白一愣。
几人最喜神话志怪,时常在酒馆茶肆附近乞讨,哪里的说书人讲到这些故事,就会将李少白叫来,谁让他生了个过耳不忘的本事,也就成了几人的故事书,想听什么点什么。《山海经》自然是其中之一,里面最多这些故事,更是博多且杂,神怪地理无所不包,他自是喜欢得紧。听闻萧十一讲起昆仑山,他最先想到的便是这个,可这著作杜撰成分居多,这念头在其脑中一闪即逝,并未多想,怎料老人竟也这般说。
他有些不解,便又问道,“这些不是杜撰的么?”
“凡事讲究有理有据,饶是杜撰亦是有迹可循,或借鉴,或参考,即便凭空捏造亦能看到现实中的影子。比如那居于昆仑山的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若你不知老虎,怎知那是虎齿,若不知花豹,怎知那是豹尾!便是此理!”老人解释道。
李少白若有所思,唐笑则听得脑袋昏沉直欲睡觉。他们平日听得都是白话文,怎料这一老一少对话佶屈聱牙,单独念他都懂,放在一起便不甚明白。于是他又偷偷打量那个老头,面容倒是慈善,就是有种说不出的古怪。
此时已是傍晚,夕阳西沉,将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唐笑突然瞪大了眼睛,浑身哆嗦直欲拔腿而逃,可脚如灌铅竟是动弹不得。唐笑悄悄拧李少白的腿,怎料他一直在想问题,竟浑然不觉。唐笑不禁恼他,却又见得老人睁开了双眼,惨白的眼眸落在了他的身上,他赶忙将衣襟合上,躲在黑暗中瑟瑟发抖。
李少白回过神来,觉察到唐笑发抖,以为是他太累了便没多想,朝老人说道,“许多神怪故事提到,昆仑丘位于古冀州,因山体呈碗状又称宛丘;因傲立于群山,像一个柱子通向天空又称天柱;因对应北斗星,又称璇玑玉衡;因传为天帝下都,并盛产玉石又称玉京山。若依您所言,是否这些都可作为寻找昆仑的依据?”
老人赞许地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如此······那古冀州在何方?在下知之甚少!”李少白有些伤感。
他喜读书,好读书,求知若渴,若能进私塾,他能比那些纨绔子弟优秀一万倍,可终究······他获取知识的途径便是在私塾外偷听,还得小心躲藏,一旦被人发现被骂被赶是轻,有一次更是被打得动弹不得,扔到大街上,幸得寻他而来的萧十一等人救回,否则便要横死街头。不过他却不放弃,隔了几天能动弹了,他又跑了过去。不晓得是否那私塾的人觉得之前做得太过,便不再赶他。于是不管日晒雨淋,雨雪风霜,他都蹲在那里,哪怕晒得大汗淋漓,头晕目眩,哪怕浑身落满雪花,冻得瑟瑟发抖。
只是······他是个乞丐,为了生存自是不可能整日呆在私塾,许多时候听得意犹未尽,断断续续,一些东西自是不甚清楚。
“从城西门出,沿着大道一直西行一千八百里便至!”老人说道。
李少白点了点头,正欲开口说什么,便听到了萧十一的声音,颇为急促,显得有些慌乱。
“小书生,小胖子,快跑!”
李少白一惊,偏头看向长街那头,有一群兵丁正往这边行来,有百姓正朝着这边指指点点,他们被发现了!唐笑自然也听到了萧十一的声音,知道情势不妙赶忙掀开衣袍,李少白从他身上跳了下来,拉着唐笑转身便跑。可刚迈出几步又止住步伐,回过身对老者一拜。
“多谢老先生!指路之钱待我等从昆仑回来自会补上,若······”他还想说“有命回来的话”,却终是没有说出口。
“有心了!”老人轻笑,偏头转向他,“此去昆仑路途艰难,多加小心!”
这一老一少对视着,似爷爷对出门玩耍的孙子作出叮嘱,竟是一幅天伦之乐,承欢膝下之景。李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