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 鼍龙牵舟行 大禹过桐柏(第2/3页)  大禹治水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来快了许多。

    众人只管稳坐在竹排上观山赏景,真象神仙过的日子一样。原本要行四、五天的路程,如今被两个怪物拉着,只用一日便早早的到了。

    眼见来到了桐柏山的东麓。眼前出现了两个巨大的石柱。大禹指着石柱说道:“我们就从这里上岸。

    说罢,从竹排上提起了缆绳,待竹排行到石柱跟前,一甩手,将缆绳系向了石柱。

    前头拉竹排的两只怪物突然觉得竹排就象是被什么东西从后面拖住一样,怎么使劲儿也拉不动了。这才不由得停了下来。这时一个个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伏在河面上张口喘粗气。

    大禹指着两个怪物问道:“你两个怪物是何方妖精,叫什么名字?”

    其中一只怪物答道:“我们是淮河鼍(tuo)龙兄弟。我叫忽律大,他叫忽律二。因为逞能冒犯了天神,还请天神饶恕我们无知,下次再也不敢了。”

    大禹说道:“我是大禹。我们来到这千里淮河治理洪水。念你二人并未伤害我们,反而为我们拉船,使我们省了不少力气。现在放你们走路,不过你们的身体要变小、变短,今后不要再住在淮河里了。从这里向南,迁移到杨子江里去住吧,那里更适合你们生活,去吧。”

    伯益和神农仔解下了两个鼍龙脖子上的绳套,两只鼍龙立刻变小变短,然后千恩万谢地游走了。直奔江南的扬子江,从此便住进了杨子江里,后来人们称呼他们为“杨子鳄”。

    大禹缆船的大石柱,后来便取名叫“禹王柱”。

    如今在“禹王柱”的半腰上,还留下大禹当年缆船的痕迹呢。

    大禹和众人刚从竹排上跳下来,就看见从桐柏山的重山之中升起了一朵青云,迅速地向这里飘来。到了跟前,从青云里走下来一个神祇。长着人身、狗头。头戴旒冕,身穿绸缎,怀抱笏板。不是别人,正是桐柏山的山神盘瓠。

    大禹趋步向前,与盘瓠见礼。说道:“尊神别来无恙!”

    盘瓠说道:“恭喜夏伯,贺喜夏伯,治水淮河大功告成,今日又来到淮河的源头,想是来祭告天地的吧。”

    大禹说道:“天地是要祭告的,同时,我也是要再看一眼桐柏山,这个淮河的源头。这里是华夏人文始姐炎帝神农的故里,又是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

    盘瓠说道:“我清闲无事,就陪同夏伯游一游桐柏山。”

    大禹说道:“那就有劳尊神了。”

    盘瓠说道:“夏伯不必客气。”

    盘瓠说完又与伯夷、伯益、勾股、九章、神农仔以及四员天将,四员地将打招呼,然后陪着大禹一起迈步登上了桐柏山。

    一边登山,盘瓠一边给大禹介绍桐柏山。说道:“桐柏山全长二百四十余里,呈东南西北走向。东接大别山,西接伏牛山。东段丘陵起伏,山光水色动人。西段山坡陡峻,山峰矗立,山体边界十分整齐。主峰叫太白顶。桐柏山比华山高峻,与黄山竞秀,所谓七山一水、二分田。”

    大禹说道:“尊神是桐柏山的山神,自然是要夸桐柏山好。”

    盘瓠说道:“这不是我自夸,凡是到过桐柏山的人无不称赞。”

    众人一路走来,果然看见山峻谷险,洞多石奇。树茂林密,古树苍虬。青藤蔓缠,苔藓遍布。珍禽异兽为伴,佳木奇卉相映。山泉瀑布随处可见。白云飘逸,山岚变幻,恍若仙境。

    盘瓠说道:“桐柏山的南部有一历山,历山炎帝神农的故里,我们可先到那里祭拜一番。”

    大禹道:“好,就先去祭拜炎帝神农。”

    盘瓠领众人来到了背山面水的平坦之处。指着掩映在红花绿枊之中的草舍,说道:“夏伯请看,这就是炎帝神农的故里。”

    神农仔听了这话,一马当先,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