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父亲鲧被帝尧召去治水以后,家里就只剩下大禹母子二人。大禹一下子好像长大了许多,也懂事了很多。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要帮助母亲一起撑起这个家。因此,主动帮助母亲干一些家务活。有时也上山砍柴,没事的时候就一个人在家里读书。
这一日,大禹又去上山砍柴。
转过了山坳,正在砍柴,就听见一声虎啸:“嗷——呜——”,紧接着一阵狂风刮过。大禹向虎吼的方向望去,只见从树林子里跑出来一位白胡子老人,老人的身后面紧跟着一只斑斓猛虎。老人在前边跑,猛虎在后边追。眼看老虎就要追上老人了。
那位白胡子老人正跑着,忽然看见了大禹,于是就朝大禹这边跑了过来。
大禹虽然年纪幼小,却天生的有一股子英雄豪气。见义勇为义不容辞。明知自己斗不过老虎,仍然挺身迎了上去。只见他挥舞着砍柴板斧,几个箭步就冲到了白胡子老人跟前,用身体将白胡子老人档在身后,高高举砍柴斧,拉开了与猛虎驳斗的架势。
那只老虎追到近前,看见大禹高高的举起砍柴斧,拉开了搏斗的架势,瞪圆了双眼在和自己对视。顿时不知所措,僵在了那里,也和大禹对视着,也不知是该进还是该退。
这时白胡子老人转回身,走了回来。冲着斑斓猛虎一摆手,说道:“花花,就玩到这里吧,这里没有你的事了,你退下吧!”
那猛虎像是听懂了老人的话一样,立刻缩头收势,然后歪着头又向大禹看了几眼,这才转身跑进树林里去了。
这个戏剧般的场景,真把大禹看了个目瞪口呆。于是他也慢慢地收起了架势,回过头来重新打量起这个白胡子老人来:只见这老人身形修长,满头银发,三绺银须飘洒胸前。鹤发童颜,二目深邃,头挽发髻,身穿葛衣,脚穿麻鞋,手中拿着一柄拂尘。超凡脱俗,潇潇洒洒,飘飘欲仙。
白胡子老人也上下打量大禹:只见大禹六七岁的年龄,身穿青布短衿,头挽双髻,神情灵动,英气勃勃。白胡子老人朝大禹微微一笑。称赞道:“小小孩童,见义勇为,不顾个人安危,敢虎口救人,不简单,了不起。”
大禹谦虚的说道:“老人家过奖了。遇到这种事,换了别人也会这样做的”。
白胡子老人接着又问道:“小英雄,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家在哪里住?”大禹回答道:“我叫文命,也叫大禹,今年六岁了,家就住在山前的羌村。”
老人笑问道:“哈哈,你有两个名字,那么,我叫你哪个名字呢?”大禹说道:“我的名字叫文命,乳名叫大禹。您就叫我的乳名大禹吧,我喜欢别人叫我大禹。”
老人又问道:“大禹,你读过书吗?”大禹回答道:“跟随家父在家读过几年。”老人又问道:“你的父亲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的?”大禹答道:“家父名字叫做鲧,以前在帝尧的朝堂上做过官,爵封崇伯。后来辞官回家,不过,上个月又被朝堂上的帝尧召去治洪水去了。”
二人一问一答。大禹有问必答,句句真切,字字清晰。老人不禁又称赞道:“天生慧质,孺子可教。”
白胡子老人冲着大禹说道:“我周游天下,四海为家。现在就住在山后的石洞中,与花花为伴。哦,花花就是我养的那只老虎。如果小友不嫌弃可与我一起到我家里去看看。”
大禹正想一探究竟,看一看白胡子老人和那只斑斓猛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老人的邀请正合大禹的心意。于是痛痛快快地接受了邀请。说道:“那可太好了,我也正想到老伯的家里去看一看老伯的那只老虎呢!”
白胡子老人说道:“好吧,那咱们就走吧。”
于是,大禹跟着白胡子老人回家,二人一边走一边说话。不大一会就到了白胡子老人住的山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