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疏导工程,在大禹去勘测九河的时候,由玄弓、黄戈的带领。二十万民夫干劲十足,一日干出来两日的活,治水的工期大大地提前了。
大禹一行人回到工地的时候,治水黄河的工作已经到了收最后的“收官”阶段。只剩下黄河改道处与新疏通的河道之间的一道坝梁。只要把这道坝梁打开,黄河水就可以回归故道了。那样从黄河下游一直到东海之滨的遍地洪水,也就可以全部流入东海了,这一片广大地区的治水工程就大功告成了。
大禹一行人回来的正是时候,正好赶上了这最后的一步,也是治水黄河的最关键的一步,最危险的一步。因为要挖开坝梁,那被坝梁栏住的黄河水刹那间便会奔涌而下,水位的落差会形成巨大的冲击力,会将挖坝的人一起卷入到波涛之中,无论是人在上游坐在船上,还是人在下游站在河道内,都难逃厄运。
大禹决定自己和应龙一起,去完成这疏通黄河的最后一道工序。
正在这时,忽然听见龙潭山上“泼啦啦”一声水响,紧接着便听到“嗷——嗷”的一声怪叫,眼见着从龙潭山上升起了一团黑云。
四员天将见状不敢怠慢,知道是黑鲛龙出来报复前仇来了。于是手持兵刃,一齐向前迎了上去。
哪知那黑鲛龙并不理会四员天将,反而一直向高空窜了上去,待冲出了天将的包围圏之后,调过头来,扭身向地面上的大禹等人俯冲下来,要寻找大禹报一斧之仇。
黑鲛龙在人群上空巡视了一周之后,看准了大禹,便径直朝着大禹扑了过来,张开了大嘴,就要生吞大禹。
大禹见黑鲛龙果然出来报仇来了,也不怠慢,从背后抽出了开山神斧,运起了黄帝混元功,使出了降龙三十六斧的招式,一招“飞龙在天”,向空中一纵,也朝着黑鲛龙扑了过去,挥起神斧,直劈黑鲛龙的面门。
这时黑鲛龙从上向下俯冲,大禹手执开山神斧自下向上纵起,显然是黑鲛龙更占便宜一些。可是黑鲛龙领教过大禹的开山神斧的威力,知道这神斧,斧大、柄长、力沉,且锋利无比,上次自己就吃了这神斧的亏,这次相遇可要小心谨慎,还是离这神斧远一点的好。
大禹一见,这黑鲛龙在龙潭山黑龙潭里养了几个月的伤,居然又长出了一只独角,比先前被自己砍掉的那只角还要长出二尺,且闪着金光。
俗话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黑鲛龙看见大禹恨不得一口吞下,大禹见到黑鲛龙,恨不得一斧把他的脑袋劈下来。
又是一个照面,黑鲛龙张开大嘴,想要生吞大禹,大禹不避不躲,轮圆了开山神斧向黑鲛龙的毒牙削去。黑鲛龙见吞吃不能得手,如果再不中途变招,自己的毒牙势必被大禹的神斧削下去,于是一个“浪子回头”躲过了大禹这一神斧。
这时,四员天将也从后边赶到,各举兵刃向黑鲛龙进击,那黑鲛龙根本就不理会四员天将,只是一门心思地找大禹报仇,他刚才躲过了大禹横削的一斧,大禹这时向上纵的劲头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开始往地上落去。
黑鲛龙一看这是一个取胜的好机会,趁这时进攻,大禹几乎没有躲闪的余力,说时迟,那时快,黑鲛龙咆哮着,从空中一个泰山压道:“黑鲛龙作恶多端,自寻死路,这就是他应得的下场。去几个人在山下挖一个坑,将黑鲛龙埋了吧。”玄弓手下走出来百个壮汉,将黑鲛龙连接拖带拽,挖了一个土坑埋了。
大禹接着说道:“黑鲛龙已被应龙除掉,我这就来挖这导“黄”入海的最后一斧。应龙何在?”话音刚落,应龙便从天上落到了大禹的面前。
大禹吩咐道:“‘收官’的最后一道工序,由你我二人来共同完成。由我先用神斧劈开阻水坝上的一道缺口,然后由你来将这缺口扩大。你听明白了吗?”应龙说道:“听明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