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东海神 演说大东海(第2/3页)  大禹治水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把这件事交给了北海神禺强,让他去办。

    北海神禺强派了十五只巨鳌,分为三班,每五只巨鳌为一班,每只巨鳌驮住一座仙山,使它不能移动。每隔六万年换一次班。

    每当驮仙山的巨鳌互相换班的时候,东海便发生一次巨变,那时候大地发生地震,海水发生海啸。”

    大禹又问道:“东海里像黑鲛龙这样的怪物很多吗?”

    东海神阿明说道:“大海里有各种各样的怪物,像黑鲛龙这样的小角色数不胜数,他在大海里根本不入流。

    北海里有一条大鱼叫做鲲,鲲的体长不知有几千里,它的背脊露出海面上就像是一座山岭。鲲还会变化,它从海水中跃出海面时,便化作一只大鸟,这只大鸟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有几千里远。它奋起高飞,翅膀就像从天边垂下来的云,每当海上风浪涌起之际,鹏就要迁徙到南海去。

    南海是天造地设的天池。鹏迁徙到南海时,翅膀扇动击水,令三千里海浪激荡,卷起风暴。鼓荡它的翅膀直上九万里云霄。风就在它的翅膀之下,鹏乘着风势,背负着青天,什么也挡不住它。它一直向南海飞去,这一飞就要六个月,方才到达南海。

    东海之中还有大鱼,叫做鲸鱼,任国的公子想要把它钓上来。于是用胳膊一样粗的钢筋做成了鱼钩,用缆船用的缆绳做钓丝,再用十头烤熟了的牛做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手持钓竿,抛出长长的钓线,投掷饵料到东海里。

    任国公子蹲在会稽山上,整整钓了三年的时间,终于有一条大鱼咬上了钓钩。任国公子怕拉不住钓鱼线,便将钓丝缠在会稽山的山腰上。大鱼牵动着钓丝,沉到了水底,挣扎着,翘起来鱼鳍露在海面上就像船帆一样,搅得大海的波浪像山一样高,海水震荡。大鱼的吼叫声像鬼叫神嚎一样,震动千里之外。就这样扑腾了七天七夜,终于筋疲力尽,肚皮朝上飘浮到了海面上。

    任国公子请人帮忙,将大鱼拉到了东海的岸上,人们从大鱼身上割下来一块一块的鱼肉,任人随便吃。自会稽山以东,苍梧山以北的百姓们,没有不饱餐一顿大鱼之肉的。”

    大禹叹道:“东海果真能包容万物,竟能容得下这么巨大的鱼生活在这里面。”

    正说话之间,忽然看见一只小鸟从空中飞过,飞到了东海的上空,将嘴里叼着的一枝树枝,丢进了东海。又转身飞了回来。大禹觉得很奇怪,不禁问道:“这只小鸟在干什么呢?”

    东海神阿明说道:“这只小鸟名字叫做‘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死后的英魂变成的。”

    大禹说道:“请尊神祥细地说一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东海神阿明说道:“是这么一回事。你们的先祖炎帝神农氏,因为关心百姓们疾苦,为百姓治病。所以亲自尝遍百草,为的是选出能够治人疾病的草药。他在这样遍尝百草的过程中,曾经多次中毒。最后一次尝到了一种剧毒的蘑菇。这次中毒最深,昏迷了七天七夜,只有一息尚存,在华夏大地上根本找不到能够给他解毒的草药。

    炎帝神农的小女儿,名叫女娃。遇到了一位神仙,这位神仙告诉女娃说,东海之上有五座仙山,其中的蓬莱仙山上有一种仙草。叫灵芝草,如果能找到灵芝草给炎帝神农服下去,便可立即解毒。

    于是女娃决定横渡东海,去蓬莱仙岛求药救父。

    女娃“扑通”一声跳进了东海,一直向大海的深处游去,女娃游了七天七夜,也没有找到蓬莱仙岛,这时她已经精疲力尽,只剩下了信念支撑着她。前边又一个巨浪打来,女娃再也支持不住了,一下子便被大海吞没了。

    女娃的肉身虽然被大海淹死了,可是她的信念不死,冤魂不散,化作了一只小鸟。她发誓要填平东海,不让这汹涌的海水再淹死无辜的人。于是飞到西山上衔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