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九章,中山风云(四十四)(第3/4页)  我的三国有些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交待。这次图谋中山郡,袁绍可是下了血本,一旦兵败,袁绍三年内都无法再图冀州四郡。

    “麴将军能征惯战,我们应该相信他,也必须相信他。”沮授紧握着拳头说:“无论此次胜负如何,我会负全责的。”

    沮授都这么说,高览也只有默默地点头。至于说重伤在身的张合更不发表任何言论,反正都无法上阵杀敌了,说多了也没意义。

    因为张合无法作战,沮授再次调整了兵力布置,由东南西三门攻打变为从东西二门攻城,不过分出一支精兵接应和应对突发状况。

    ……

    沮授和高览口中的麴义将军,现在正难得不知如何是好,别说阻挡刘备军,就是想保全己部都力有不逮。

    且说当日华雄率二万西凉铁骑驰援卢奴城的徐晃,在从安国到卢奴的半路上,就遇到了占据要道的五万麴义部。

    结果华雄率二万西凉铁骑将麴义所率的五万精骑一顿好削,若非麴义的先登营给力,麴义部就不是死伤过半,而是全军覆灭了。

    麴义部在折损二万余将士之后,也变得机灵起来,围着先登营与华雄开始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其后袁军再也不见多少折损,在双方主将同时打着耗时的心思下,两部默默地对峙起来。

    数天光阴就这么在被此戒备和仇视的目光中溜走。不同的是,华雄可以从容派人通知友军,而麴义只能祈祷友军好运,自求多福了。

    ……

    “哈哈哈哈!子健不错!”最先接到华雄通知的是黄忠部,郭嘉接到华雄的加急传信,哈哈大笑起来。

    “麴义部的先登营也不错!”黄忠却有点笑不起来地说:“既然麴义能阻敌增援,那么公明处的压力可重了。奉考以为呢?”

    “打仗就没有轻松的时候。”郭嘉心大得很地说:“压力大是难受,同时也让人能长足的长进。我相信公明经此一战,从此就真正可以独掌一军,镇守一方。再说汉升大哥不是一直对公明看好么?”

    “理是这个理!”黄忠皱着眉头说:“我就怕弓绷得太紧,弦断了就完了。公明是大将之才,更有名将之资,万一认死理,为了主公大业而死战不退。”

    “不会吧!有时战略性的撤退是很有必要的,也肯定会是有的。一时的后退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输不起,明不知不可为而为之。”郭嘉收起笑容说:“我认为公明是知进退,明得失的!”

    “这样最好!黄忠捎了把胡须说:“我不敢想象万一公明有个闪失,主公会不会怒而兴兵。这样的话,主公及几位先生十年的谋划都付之东流。”

    郭嘉闻言,想了想刘备的为人及平日里的表现,不由心头一紧,摇了摇头说:“汉升大哥,派人将现在局势通传二将军,我们加紧行军前往卢奴。”

    刘备是穿越众,但是刘备本来的脾气性格还在。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有些事情的发生发展就由当事人的性格所决定,就算重来一次也会如此。

    郭嘉向有明心见性之能,自然知道黄忠说得很有道理。倘若徐晃在中山一战中不幸阵亡,保不准刘备就会怒而兴兵,置大局于不顾。

    历史上刘备因关羽之死而兴兵伐吴,结果惨遭火烧八百里连营之惨败。也将蜀国好不容易攒起的家底败了个一光二尽。

    有关羽失荆州在前,又有刘备夷陵之战的惨败在后,也就决定本就弱小的蜀国彻底失去了一统三国的机会。

    刘备是不知道自家一直秉持的是联吴抗曹的计略方针么?刘备当然知道,还是应该说性格决定命运,刘备明知伐吴不利于大局,在关羽死讯传来,还是兴兵伐吴。

    当然,关羽之死是原因,刘备的性格方面也是原因,更不可否认刘备自认为已经有力抗曹吴的实力。或者说刘备随着年岁愈高,有心博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